数学的日记

时间:2025-11-18 10:10:12
数学的日记汇编15篇

数学的日记汇编15篇

一天又结束了,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触的事情吧,因此我们要写好日记了。那么什么样的日记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的日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的日记1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河边玩,爸爸捡到了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对我说:“你们刚刚学了正方体和长方体,现在正好学以致用,你能告诉我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 “老爸,你真是摸不清状况,我们学的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块石头又不是长方体或是正方体,我怎么算它的体积啊。”“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爸爸一本正经地说。

看着爸爸的眼神,我知道肯定有好办法。可办法是什么呢?问老爸吧,怕他笑话我,为了不让老爸小瞧我,我只得静下心来仔细思考。

我的目光不由地停留在家里的鱼缸上。“有了。”我起身向卫生间跑去,拿出一个大盆子和一个渔网来,用盆子盛满水,把鱼一条条都舀了进去,只剩下一个装了三分之二的水的空鱼缸。

“干嘛呀你?叫你求体积,不是玩金鱼。”爸爸不解地看着我。“我不正在求吗?最多5分钟就可以搞定了。”我神秘地笑了笑,继续动起手来。

“喏,爸爸,你看。这个鱼缸长6分米,宽4分米,是一个长方体,现在里面水深2分米,也就是6×4×2=48平方分米。我现在把这块石头放进去。”说着,我拿起那块石头放进去。

“看,现在水位上升了0.2分米。”我一边拿着直尺量着水位,一边得意地说。

“那又怎么样?”爸爸故作镇定。

“那就说明这石头的体积是6×4×0.2=4.8平方分米呀。”我骄傲地说。

我又滔滔不绝地讲起来:“因为把石头完全浸在鱼缸中,鱼缸的体积就等于浸入水里所排开的体积,也就等于石头沉入水中而使水面上升所增加的鱼缸里面的水的体积。这其实就是等积转换。”

数学的日记2

今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看《小学生数学智力开发报》,我学会了一种新算法。

妈妈先问我,43—7=?能有几种算法。我想了一会儿说:“第一种,先把43分成30和13,13—7=6,然后30+6=36;第二种,先用40—7=33,33+3=36;第三种,先把7分成3和4,43—3=40,40—4=36。”妈妈说:“你的算法都很好,但是这儿还有一种算法,我们没用过,报纸上这个小朋友想出了一个新算法,他把这个算法叫“陈氏算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陈氏算法”是这样的:43—7,先算7—3=4,再算40—4=36,所以43—7=36。这种算法对其它算式适用吗?报纸上的小朋友又算了十几道题,结果都算对了。我也和妈妈一起验证了一下:56—9,先算9—6=3,50—3=47;45—7,先算7—5=2,再算40—2=38;83—9,先算9—3=6,再算80—6=74......哈哈!真得都算对了,数学真是太奇妙了!这其中的秘密是:43—7,用个位上的3去减7,不够减,需要给个位上的3加上4才刚好够减,这个4只好向40借了,所以只要再用40—4就可以了。

我觉得这个小朋友的算法很好,特别是他爱动脑筋非常值得我学习,以后我也要像他一样多动脑筋,争取想出更多的算法,发明一种“孟式算法”。

数学的日记3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平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数学的日记4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数。在人类的世界里,数是必不可少的。生活中的数有很多,有车牌号,房门号,页码,手机号码……等。可见,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是多么重要,多么不可缺少啊!

昨天,妈妈买了一些樱桃。我一见樱桃,口水立马流了“三千尺”。妈妈见了我那馋样子,笑眯眯的拿着樱桃洗了一些。我问妈妈:“妈妈,这樱桃一共才洗了几颗啊?够谁吃啊?”妈妈见我这样,忍不住想逗我一下,眼珠子滴溜溜的转,仿佛在想着什么。思考了片刻,取出几颗樱桃,说:“我给你出道题,算对了,樱桃就全部归你啦!”我忍不住了,嚷着催她赶紧出题。妈妈顿了顿说:“2个2个数剩1;5个5个数剩2;7个7个数剩3。你算算吧。”我飞也似的拿起笔和纸奔回房间坐下,咬着笔思索起来:先找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不对!是最大公因数!……更离谱!我再次陷入沉思中。突然,我想可以用试的方法来“对付”这道难题啊。我一个一个试,虽然是试,但不是瞎找一个数字就安到上面。先找2的倍数再加1,如果也符合了其他两个要求,那便是这个数了,如果不是,不用再2×()+2……那样很麻烦,直接再加上一个2不就行了。就这样我终于找到了那个数——“17”!

我像离了弦的箭,跑出房门,给妈妈喊出了答案,妈妈笑逐颜开,还又给我奖励了一些樱桃。我开心极了,不仅是因为得到了我喜欢的樱桃,更是因为我获得了数学知识。

数学是奇妙的,它如一个万花筒,我们可以从其中看到姿态万千的世界。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数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吧!

 -

数学的日记5

3月10日星期一晴

预习,是老师布置的任务,是让我们自学的过程。但是,这一次的预习却让我伤透了脑筋。我的脑袋里是一堆浆糊——乱啊!不管我怎么认真仔细地看,怎么绞尽脑汁地想,还是想不通。只得问同学。可大家伙也不太懂,我听后仍然是一头雾水,这“雾水”似乎比之前更浑浊了。看着书上这一幅幅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似乎长满了茎的“画卷”,使我眼花缭乱,我看自己该去配老花镜了。想了很久很久,我只能搞清楚比例尺是一个比,它是由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组成,也就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我在书本标上一个个问号,等着老师给我拨云见日。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我梦见自己 ……此处隐藏2533个字……母老虎”说不定会把我当篮球拍,爸爸肯定会像和尚念经一样,唠叨个没完。签名、签名、签名,我讨厌签名,都考得那么差了,老师居然还要让家长签名。这时候,爸爸走了过来,我只好把试卷乖乖地交给爸爸签名,爸爸看到我考得那么差,便拉长了脸就生气地吼道:“你怎么回事呀,考得那么差。”我的眼泪顿时不争气地流了下来,心里暗暗地说:“爸爸,我知道错了,我也不想考得这么差······”

这一吼,把正在厨房洗碗的妈妈引了过来,她拿到我的试卷,不由地变了脸色。“坏了”。我的心“咯噔”一下,好像一下子停止了跳动似的。我把头低到了胸口,准备接受她的“雷鸣电闪”。等了好一会儿,妈妈也没出声。不知出了什么事,只见“母老虎”变成了一只温顺的“绵羊”,说:“考砸了,不要紧,重要的是你知道错在哪里,下次考好一点。不要在那样粗心大意就可以了。”这时候,爸爸也变得很亲切了。

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心里很感激爸妈的理解。我决心以后会更加努力地学习。

数学的日记12

今天是周末,刚好我的作业也写完了,于是爸爸妈妈就带着我去商场买东西。爸爸开着车,很快就到了商场,可是车不能停在外面,只能停在停车场里。幸好,旁边就有一个停车场,我们把车停进去。等我们卖完东西,爸爸就去开车。来到收费亭,爸爸问:“我们停了多久,一共要付多少元?”收费的人吞吞吐吐的说:“呃,我们的计费器坏了,你们一共停了4.6小时的车,稍等我来算一下需要多少钱。”我抬头看到收费牌上这样写着:收费标准,前一个小时一共收费三元,超过一小时每0.5小时收费两元。于是我心里默默地算了起来,不一会我就算出了答案“19元”,我把这个结果告诉了收费员,他惊讶得看着我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我拿出笔和纸,在本子上写出了如下算式:

3+(5—1)÷0.5×2

=3+4÷0.5×2

=3+8×2

=3+16

=19(元)

“叔叔,我们一共要付19元,我已经算好了,不信你看。”说完我给叔叔看了我的计算过程,叔叔看完之后竖起大拇指说:“小朋友,你上几年级了,可真厉害,竟然一下子就算出来了。”听了别人对我的夸奖,爸爸连找的零钱都不要,高兴地开着车,载着满心欢喜的我离开了。

看来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只要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关于数学的问题,所以我一定要学好数学,让生活过的更加美好。

数学的日记13

今天妈妈同事的女儿,问妈妈一道题,妈妈很担心,比知道我会不会做。没想到,随便问一道题,我都能轻松答出。

妈妈很少操心我的数学,因为我在这方面很下功夫。我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下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完作业,好好巩固今天学习的知识。为了提高我的是学知识,我还会在网上搜一些习题,自己是这做一做。

上学五年,我的知识一天比一天丰富,理解能力一天比一天强,但我并不满足。我还要继续努力,争取每次考试得分得到全班最高,最好是全年级最高

听说有的同学有更好的学习方法,希望你能与我讨论,取长补短,争取每个人都能成为数学小博士。

数学是要经常复习,不像语文死记硬背,要巧妙地运用一个概念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在生活中不可缺少,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今天妈妈同事的女儿,问妈妈一道题,妈妈很担心,比知道我会不会做。没想到,随便问一道题,我都能轻松答出。

妈妈很少操心我的数学,因为我在这方面很下功夫。我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下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完作业,好好巩固今天学习的知识。为了提高我的是学知识,我还会在网上搜一些习题,自己是这做一做。

上学五年,我的知识一天比一天丰富,理解能力一天比一天强,但我并不满足。我还要继续努力,争取每次考试得分得到全班最高,最好是全年级最高

听说有的同学有更好的学习方法,希望你能与我讨论,取长补短,争取每个人都能成为数学小博士。

数学是要经常复习,不像语文死记硬背,要巧妙地运用一个概念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在生活中不可缺少,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数学的日记14

数学有一套抽象的理论,在人们的印象中,数学是一门深奥的科学。但对于小学数学活动来说,要打破数学与生活的隔阂,就要试图从观察、寻找身边的数学入手,引导同学们发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认识和探索数学的兴趣。为了帮助大家,小编特此搜集了和爸爸学小学生数学日记。

今天早晨,我写完作业,准备出去完。这时爸爸走了过来,他面带微笑地问我:“儿子,我问你,比例尺学过了吗?”“当然学过了!”我大声地回答道。

“那好,让我来考考你。”于是,爸爸边说边在纸上画起了图。爸爸对我说道:“着个零件的实际长度为5毫米,图上距离是10厘米,你说这副图比例尺是多少?”“那不简单吗?10厘米=100毫米,5:100=1:20,”这张图的比例尺是1:20我脱口而出。爸爸笑眯眯地说:“对吗?”想想看,比例尺的意义是什么?”我想了想说:“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那你是这样求的吗?”爸爸反问道。

我恍然大悟,说:“我知道错在哪里了,我算成了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了。着个图上的零件距离为100毫米,实际距离5毫米,比例尺20:1。”

“这就对了!”这是一种特殊的比例尺,比的前项大与后项,化简后比的后项一般为1,把实际物体放大后就要用这种比例尺。“儿子,你能及时改正错误,我为你骄傲。”

听了爸爸的夸奖,我很高兴。

数学的日记15

星期天的早上,我和妈妈一起来到家门口菜场买菜。我一手拉着妈妈,一手拿着钱包,东看看西瞧瞧,一个店铺也不放过。

走着走着,我们在一个卖鹌鹑的地摊处停了下来。妈妈对着卖鹌鹑的叔叔问:“怎么卖啊?”

“十五元四只”

“我只想买两只,你怎么卖?”

“那就八块吧。”

“便宜点!”

“不好意思,大姐,我们赚不了几个钱。”

“好,小孙付钱给叔叔吧。”妈妈也真蛮爽快的,不像奶奶那样会讨价还价好半天。

我从钱包里拿出一张十元钱给了叔叔,叔叔顺手给了我两个大头。

妈妈递过两只鹌鹑后,我们就离开了。在菜场里陪着妈妈转了一会儿,又买了些别的菜后,我们就回到了家。

回到家后,妈妈做饭,我在一旁算今天买菜一共花了多少钱。算着算着,忽然发现有不对的地方。

“妈妈!卖鹌鹑的叔叔多收了我们五毛钱。”

“怎么会呢?你是怎么算的?”

“叔叔说十五元四只,那么一只鹌鹑的价格应该为:15除以4等于3.75元,两只就是:3.75元乘2等于7.5元。他收了我们8元,8元减7.5元是0.5元,也就是叔叔多收我们5毛钱。”

“哈哈,小孙你真够精的!人家做生意的,是想鼓励我们多买,只有多买才能便宜。我们只买两只,就只好多给人家5毛钱了。懂了吗?”

“yes. madam! 我懂了。”我脚一并,身子一挺,幽默地给老妈行了个礼。

《数学的日记汇编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