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导游词

时间:2025-10-17 10:10:29
鞍山导游词

鞍山导游词

作为一名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有必要进行细致的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是导游员在游览时为口头表达而写的讲解词。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更有条理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鞍山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鞍山导游词1

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玉佛苑风景区,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市区东部。它占地四万平方米,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背倚风光秀丽的东山风景区,与天然弥勒大佛遥相呼应,是当代中国旅游史上的一大奇观。由玉佛阁、玉带桥、三洞式山门、荷花池、花果岛等各具特色、风格迥异的建筑组成,互相映衬,相得益彰。三块御路雕有9条龙,含有“九龙捧圣”之意。 玉在中华之珍贵犹如金之于西方,是神奇和极具象征的自然之宝。将沉睡32年的玉石王历时八天八夜、行程172公里请出深山,并由40名玉雕师历时17个月精雕细琢成举世仰慕的玉佛,其本身就是一项壮举。而以自然之体――玉,在雕琢过程中所出现的“佛面天成”的佛缘、“宏大悟真“的佛法、“龙凤飞舞”显现于佛前、“普陀圣境”隐现于佛后等诸多奇迹,都出自于玉文化和佛文化的渊源交融。在这尊神奇的玉佛上,细心的人们会凭借丰富的想象发现许多神奇的、美丽的传说。嫦娥奔月、唐僧与白龙马、济公和尚、齐天大圣、鳌鱼摆尾……,令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鞍山导游词2

各位团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辽宁鞍山旅游风景区,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我叫小郑。

在辽宁省鞍山市的国家4A级千山风景名胜区的北沟中心部位,坐落着一座天成稀世巨型弥勒大佛。这尊大佛的问世,吸引了中外成千上万的佛门弟子、信徒和居士。每逢初一、十五,进山朝拜者人山人海,香烟缭绕,真可谓古干朵莲花山的一大盛事。千山庙宇众多,自古便有9宫8观12茅庵和五大禅林之说,千山之大超乎您的想象,抛开唐代古城、百鸟园、仙人台、五佛顶、天外天和御揽山景区等等不说,今天我要带大家了解一下什么叫做“佛为一座山、山是一尊佛”。

千山大佛地处千山第二高峰五佛顶的东南方,距著名的庙宇南泉庵东南300米,海拔520米,整座大佛就是一座高耸的山峰。大佛坐高70米,肩宽46米,头高9.9米,头宽11。8米,耳长4.8米,圆圆光亮的大头高如三层楼房,长满绿苔的浓眉之下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其五官摆放位置适宜,比例恰到好处。大佛左手分开放在膝盖上,右手握拳,手臂压在右腿上,右胳膊上方还端坐着一尊南极寿星,从整体看去是向右倾坐的姿态。在其胸前还天然形成一只捻珠,其长短比例及位置非常神奇,迎着阳光还可以看到圆圆的珠环。大佛的右手背上有人工凿刻的直径约3米的大圆环,其凹凸部分迎着阳光从远处看去自然形成一个明暗对比强烈的光环。有人说这个光环是个“八卦图”,也有人说是个“法轮”,种种说法不一。在大佛腹部中央有一个高2米、宽1.2米的椭园型的空洞,在其边缘还长着棵小松树,从远处看去宛如一丛长毛掩盖着大佛的“肚脐眼”。在大佛的最低部还长着两只宽大的脚。在对这尊大佛的挖掘考证中,竟然发现了许多历史上有人拜祭的痕迹。在距大佛对面200米,高约70米的峭壁上有一个人工凿刻的1米宽、6米长的古拜佛台,其花岗岩台面已经风化,据地质专家鉴定,花岗岩风化到如此程度,起码要有上千年时间。在古拜佛台的下方30米处,人们还发现曾有人焚香拜祭用的瓷质供碟和近尺厚的香灰。据考古学家考证发现,挖掘出来的供碟是明清时期的瓷制品。由此可见,大佛早在明清时期或者明清之前就已被高僧所识,并供奉膜拜。1993年3月19日,千山管理局曾接到盘锦卫校高级讲师张柳春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说,民国时期一个叫于文波的人曾在千山出家,那时曾有人指点,让于文波去拜祭大佛……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在民国时期一些出家人就知道弥勒大佛。

干山成为佛,至今大约有近千年的历史,为什么至今才被发现?既然明清时期就有人拜祭过大佛,为什么在千山的文献中没有文字记载?有人对此的解释是:宗教的本身就是保守的,况且即使个别高僧、道士发现了大佛,他们也把大佛视为是上天赐给他们本人的佛。加之古时常有虎豹出没,无人敢到大佛附近拜祭,所以没有记载,人们也就把大佛忘记了。不管这种解释正确与否,究竟为什么千山的出家人不把大佛的事公开,仍然是人们心头的一个谜。

鞍山导游词3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来到鞍山千山旅游!

千山,古称千朵莲花山。位于鞍山市东南17公里处,南临渤海,北祖长白,总面积72平方公里,是我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虽无五岳的雄伟,却有千峰之壮美,以峰秀、石俏、谷幽、庙古、松奇、花盛而著称,具有景点密集、步移景异、玲珑剔透的特色。千山属于‘园林寺庙型风景区’,自古以来就有“无峰不齐、无石不峭、无寺不古”之誉。千山北部景区庙宇成群,名声繁多,风景优美,是千山景观的精华所在。

站在千山正门广场,首先进入视野的是两根‘千华宝杵’。“千华”是取其千年华夏之意,“杵”是佛教的一种兵器,能降妖伏魔,驱邪安邦,所以,千华宝杵又具有镇山之意。宝杵分左右两根,左为道教,右为佛教。

千山大门是一座大型仿古山门,正中匾额上书‘千山‘两个大字。千山历史悠久,曾引历代帝王将相和文人雅士来游览观赏,他们留下了许多诗词、游记。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将来,千山都以其秀丽多姿的景色款待八方来客。

这是鞍山道观之首的无量观,是道教徒在千山建立起的第一座道院。始建于1667年。无量观为千山道教最大庙宇,共分6个建筑群,19幢建筑。从山下至山巅,人文景观星罗棋布,有明清开发的摩崖,有前人开凿的古洞,还有众多的庙碑和塔体。特别是于自然景色浑然一体的殿宇,或耸立于山巅,或相倚于崖下,或半悬于山涧之上,或嵌于峭壁之中。这里现有西阁、罗汉洞、三官殿、老君殿等建筑,景点繁多,素有这样的说法:走进无量观,景点连成片,石、塔、松、洞、天处处惹人恋,欲要细观赏,至少一天半。

西阁是无量观最优美的建筑,石墙的门额上刻有‘小蓬莱’三字,内又有一碑楼式小门楼,上额刻‘紫气东来’四字。

祖越寺为千山五大禅林之一,殿宇与自然景色浑然一体。初建于唐代,相传祖越从寺前经过,故名祖越寺。游览祖越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山门”。山门又称“三门”,即数字的3,“三”象征佛教的“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

这里是龙泉寺。龙泉寺始建于隋末唐初,坐北朝南,居于群山环抱之中,是千山僧庙之中规模较大的一座。但随着历朝历代的山火焚烧、山洪冲洗都已不复存在,留下来的早期建筑都是明朝的建筑风格,为单檐歇山式建筑。黄山有迎客松,千山有迎宾石。俗语说:松迎客,文质彬彬;石迎客,实心实意。

沿石径而上,东西两山欲合处是一道石砌山门。古刹龙泉寺的第二道山门,走进此门也就走进了中国第一部反特故事影片《古刹钟声》的外景拍摄地。

后世盛传这里是王尔烈借馆读书之所,据此现已将其辟为“王尔烈书 ……此处隐藏8767个字……中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有钢都之称。因市南郊有一对形似马鞍的山而得名。东部、北部靠辽阳县,南部与凤城市、庄河县毗邻,东南部与大石桥市接壤,西部与盘山、辽中县连接。市中心距辽宁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沈阳市89公里,东距煤铁之城本溪市96公里,南距大连市308公里,西南距营口鲅鱼圈新港120公里,西距盘锦市103公里。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22°10′-123°41′,北纬40°27′-41°34′。全境南北最长175公里,东西最宽133公里。总面积为9252.4256平方公里,占辽宁省总面积的8.4%。其中市区624.294平方公里(铁东区21.451平方公里,铁西区28.784平方公里,立山区15.9平方公里,千山区558.159平方公里),海城市2732.083平方公里,台安县1393.9916平方公里,岫岩满族自治县4502.057平方公里。长(春)大(连)铁路、沈(阳)大(连)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海(城)沟(帮子)铁路、海(城)岫(岩)铁路联接东西。大庆至大连的输油管道经过境内。公路成网,遍布乡镇,交通十分方便。每年月至月,是最佳旅游季节。属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年平均气温℃,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毫米,无霜期日。

鞍山因市区南部一座形似马鞍的山峰而得名。考古发现,早在2万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战国秦汉时期,鞍山设置郡县,汉代土法冶铁,辽金时代进入繁盛时期。1917年建设第一座高炉。1937年鞍山建市。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

鞍山现辖海城市、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和铁东、铁西、立山、千山四个城区。总面积9252平方公里,总人口351.8万人。其中规划控制面积800平方公里,人口146.9万人。

鞍山市地处辽东半岛中部。东部、北部靠辽阳县,南部与凤城市、庄河县毗邻,东南部与大石桥市接壤,西部与盘山、辽中县连接。市中心距辽宁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沈阳市89公里,东距煤铁之城本溪市96公里,南距大连市3O8公里,西南距营口鲅鱼圈新港120公里,西距盘锦市103公里。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22°10′-123°41′,北纬40°27′-41°34′。全境南北最长175公里,东西最宽133公里。总面积为9252.4256平方公里,占辽宁省总面积的8.4%。其中市区624.294平方公里 (铁东区21.451平方公里,铁西区28.784平方公里,立山区15.9平方公里,千山区558.159平方公里),海城市2732.083平方公里,台安县1393.9916平方公里,岫岩满族自治县 4502.057平方公里。长(春)大(连)铁路、沈(阳)大(连)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海(城)沟(帮子)铁路、海(城)岫(岩)铁路联接东西。大庆至大连的输油管道经过境内。公路成网,遍布乡镇,交通十分方便。

鞍山导游词14

在睡觉的游客们能够醒一醒了,我明白大家都累了,经过机几个小时的长途颠簸,此刻我们最终是到了我们今日的目的地了——九华山。大家下车,开始我们的九华山之旅,大家跟着我,不要掉队,此刻我们顺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沿着山阶拾级而上,就能到天下第一千年古松——凤凰松。大家能够看一下,它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似乎在欢迎我们的到来。二期这一路上,相信大家一而听到了鸟鸣啾啾,山泉淙淙,再加上我们呢游客朋友们的笑声,是不会真应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古句。

此刻我们爬到了半山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观音峰,大家能够看到这座观音石惟妙惟肖,身披大红袍,山风一吹,红袍微微飘动着,真有如观音降临人间一般。再往上,就是宽阔的古拜经台了,大家能看见当年地藏王菩萨禅修时在花岗岩上留下的足迹,它比正常人的脚印要大2。9倍呢!有兴趣的朋友们能够脱了鞋站在地藏王菩萨的脚印里去看看,是不是我们的脚的脚只及它的三分之一!

好啦,此刻最终到了终点站——天台寺。天台寺又名地藏寺,坐落在海拔1306米的天台峰顶,相传唐时新罗高僧在此神居,留有“金仙洞”的遗迹。站在峰顶,只觉得心里的郁气忽然没了,心中舒畅无比。九华山虽没泰山雄伟,也没黄山奇险,但它的灵秀却是中外驰名!

鞍山导游词15

玉佛苑是鞍山市人民政府与香港新里程发展有限公司合资兴建的。总投资约7000多万元人民币。1994年5月28日破土动工,至1996年9月3日完工共用27个月的时间建成了宏的玉佛苑。玉佛苑座落在东山风景区内,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势为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乃一风水宝地。

玉佛苑占地面积221047平方米,首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玉佛苑山门,山门由长122米宽15米高10米的城墙和8.9米高的楼阁组成。型似北京天安门城楼的建筑风格,山门上的大花门是山门建筑中的创新,它既和上面的楼阁相呼应,又可为游臾挡风挡雨,很有特色,大花门上方悬挂(九龙金匾)写玉佛苑三个大字。是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北京师范大学启功教授题写的,加为匾的周围盘绕着九条金龙,所以称为九龙金匾。

大家请看前方,这是一对高3.3米,座落在1米高须弥座上的汉白玉大石狮,是仿北京天安门前的石狮雕刻的,它雄资威武日夜守卫着玉佛苑。(大家请往上看)在山门的城墙上四面都有双面雕,汉白玉雕花栏板,栏杆柱头上雕有形态各异形象逼真的汉白玉石狮,看到石您会想到北京芦沟桥,世界曾有芦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玉佛苑的狮子您能数得清吗?不要急我告诉大家玉佛苑的狮子共有32个。

(进入苑内,走到御路前)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御路是古代宫殿中特有的路,相伟,第逢皇帝上殿时,他坐在轿子里,由人抬着通过这条专用的路,故称御路。玉佛苑内共有三条御路,其它两条在玉佛阁前后,第条路上有三条龙,共有九条龙,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有九龙捧圣的意思,御路的四周有蝠蝙,意为福从四方来,象征着它给游客带来幸福。

(向上到二级院落)

这是6根向天的汉白玉经幢,这6根经幢和玉佛阁前后左右的12根汉白玉石柱还有一段有趣的经历。――1994年鞍山市人民政府决定兴建玉佛寺,按设计要求要18根7.2米,宽1.1米见方的整块汉白玉石料,到哪里去找那么大的料呢?玉佛寺建设工种指挥部的领导知道建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汉白玉是北京市郊县产的,决定前往采购,问了好几个大家都说不能开采这么大规格的汉白玉,他们说北京的华表,虽然长度和直径比你们大,但华表是用12块汉白玉凝结起来的,而你们要整块的汉白玉没有办法,最后轮到汉白玉石矿厂长说:难,不过你们兴建玉佛苑和保护世界上最的玉佛,我们尽力吧!就这样,经过1年多的努力,果真开采出了18根巨大的汉白玉,其中有根不理想的,要求再出一根,但是虽然尽全力开采,却再出开采不出这么大的石料了,再加多少钱出没8办法。他们说你们玉佛寺要18根就出18根多1根出没有了,这就是神料。

经幢在佛教中有驱邪降魔的说法,这6根汉白玉经幛每根雕有18条龙,共雕108条龙,恰七玉佛阁有102根立柱,加上这6根经幢,出是108根,108根立柱,108条龙象征华夏子孙是龙的传人,人人都是顶粱柱,龙是玉佛苑的一大特色景观,凶手石雕,木雕,彩画上的龙,玉佛苑共9999条龙,真可谓是龙的世界。

《鞍山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