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 篇1通过集中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使我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对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性有了新的提高。可以说,开展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大讨论是形式,解放思想是手段,破解难题、促进发展才是真正目的。我个人认为,只有思想的大解放,才能换来事业的大发展。下面是我的几点学习体会。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克服狭隘认识、破解工作难题的“总阀门”。
我通过认真学习关于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讲话精神,结合我局领导的具体要求,通过对照要求找差距,解放思想查不足,感觉到自己在以下几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一是自己满足于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有了“差不多”、“说得过去”的思想认识,这是典型的小富即安意识在作崇的表现。二是存在着“懒”和“散”的意识,视野不够开阔,考虑问题层次较低。三是创新能力还不够,工作亮点少。四是满足于“本事不大,老实听话”,只限于完成规定动作,不能主动出击,主动争取。五是满足于轻车熟路,不愿意再吃苦受累,存在得过且过思想。
二、查摆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是开启科学发展之门的“金钥匙”。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以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创新意识,增强责任意识,扎实推进工作开展。一是破除自我满足观念,树立争先创优意识。始终做到把自己的命运同全局的兴旺发达紧紧的结合在一起,常怀为民之心,常怀奉献之心,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二是破除懒散观念,树立爱岗敬业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向“懒”和“散”做坚决的斗争。有了工作任务,不怕早起晚睡,不怕加班加点,继续发扬不怕吃苦、不怕熬夜、不讲条件、坚决完成任务。三是破除自我封闭,树立改革开放意识。面对新形势,要善于跳出馆陶看馆陶,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争先创优意识,永不服输、永不言愁,不与别人比待遇,敢于别人比贡献。四是破除反映迟钝,树立与时俱进意识。决不等待观望,做到主动出击,主动争取,及时跟上时代步伐,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五是破除自我封闭,树立创新意识。勇于请进来,敢于走出去,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作到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和争先创优活动,立足本职,放眼大局,以自己优异成绩,汇报自己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成果。
三、能否让思想解放之花在实践中充分绽放,是检验大讨论成效的“试金石”
一是思想是否真正解放,观念是否真正更新,主要看什么?就是要看困难解决了多少,问题消化了多少,工作落实了多少,是否真正做到了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否为促进经济发展,为促进和谐馆陶建设做出了自己的点滴贡献?这就是判断思想解放程度的试金石。我知道,再好的思路,再好的办法,再好的制度,只有落实到位了,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否则,再好的措施也是一纸空文,毫无意义。对我们这些平凡人而言,也许一辈子也不可能碰上一件大事,但我们有能力作成一件件小事情。我认为,能把简单的事情办好就不简单;能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不平凡。我愿与大家一起,从踏踏实实做好身边小事做起,坚持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以贯之。二是把解放思想体现在平常的工作中,学以致用,以学促用,以用促学,达到融会贯通的目标。三是把学习当作自己终生大事来对待,作到时时学习,处处学习,永不自满,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 篇2解放思想,首先我们要有思想。思想是一种认识,一种客观事物在我们头脑中认知的反映,并通过语言、文字、动作表达出来,是一种“思”与“想”的结合。我想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不仅要学政治理论,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更为关键的是还要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将思想与行动统一起来。所谓解放思想就是要使自己的思想认识,随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变化而变化,敢于实践、勇于探索,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解放思想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要落实到自己的具体行动上来,联系目前的实际工作,我觉得解放思想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教师必须做到爱岗敬业,加强师德修养。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学生只有具备完善的人格,勇于面对压力,才能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特殊,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因此,我们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做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完善人格。
2、教师必须做到博学多才。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博学多才,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不断地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充实自己。教师要自觉地接受继续教育,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这样学生才能从教师处学到“源头活水”的知识。
3、教师必须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
教师爱自己的学生,就是要真正找到学生身上的可爱之处,这样的爱才会是发自内心,持久的。基于这一点,教师更应该不断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以满腔的热情关爱学生。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师的爱和关心,需要教师像父母一样在生活上关怀备至。当然,爱生不仅仅是一种情感,而是一种活动。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体谅他们的难处与痛苦。教师首先应与学生交朋友,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其次教师要以心换心,与他们沟通情感,成为他们的好朋友。
4、要勤于学习。
应时刻不忘学习,正所谓“学海无涯”,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利用休息时间、利用工作之余,切实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其次要会学习,要有方法,学习要有针对性,更要有时效性,切实做到学以致用;最后要坚持学,持之以恒,不浮躁,在学习中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要深入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时关注国家新的政策方针,刻苦钻研自己的业务知识,以及科技、管理、哲学、历史等各方面的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丰富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在学习中要向领导学,还要虚心向身边的同志、群众学习,在实践中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深刻思想,更新工作观念,从而创新工作思路,适应新时期工作的需要。
5、要善于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一个人仅仅学习而不思考,那将等于什么也没有学到。思考是一种能力,要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按照正确的 ……此处隐藏14904个字……方便;在景区内部也应提供一定的交通设施,让游客真正能进的来,出得去,游得开。同时,还应想方设法多增加一些财政投入,进一步完善食、宿、娱、购的基础设施,尽量的为游客出门在外提供更多的便利。
四、农场成为xx县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的主战场。
城南发展生态旅游的定位为农场的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面对这一机遇,农场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团结拼搏,务实苦干,抢抓机遇,谋求新一轮的发展。在农场境内已建有中国杨树博物馆、月季园、农夫庄园、蒙古风情园、
林中自驾游线路等旅游观光项目,20xx年桃花源、大禾生态农业观光园、杨树品种园、花木暂养基地等县政府重点工程也顺利落户并开工建设,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集群打造了坚实的基础。
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 篇13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解放思想史,人类面临的现实问题仍然是思想不解放。解放思想成为永远的任务。
“解放”是与统治、压迫、束缚、禁锢相对的概念。思想被什么束缚、禁锢着?回想解放思想提出的背景,当时主要还是为了冲破“左”的思想、“两个凡是”、个人崇拜、一大二公等思想观念和制度的禁锢。三十年来,正是在这些方面解放思想,才促进了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但是,相对于更其生动的社会实践和日新月异的世界形势,解放思想的道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主要禁锢仍然来自计划经济观念、“左”的思想、教条和本本等意识形态性观念,来自制度性、体制性弊端,还有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等。
第一,思想还是被思想禁锢着。思想不仅为实践开辟了道路,思想也为思想指引了方向。但是,思想也成为思想的桎梏,行为的枷锁。传统的和现实的思想,都内化为人的观念,形成惯行思维,表现为被束缚的行为。
思想禁锢着思想,就是人自己禁锢着自己。被统治阶级要求得到解放,统治阶级不允许被统治阶级解放,这是“解放”与“统治”的规律。但作为统治思想,其自身要求继续解放思想,也要求全民解放思想,但思想却不能自己解放自己,不知道如何解放甚至解放不出来,这正是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第二,思想被胆量束缚着。核心是一个“怕”字:怕触及禁区犯错误;怕犯了错误失去既得利益和地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利益和地位;怕触及领导尊严,违反领导意图,导致领导不高兴,自讨苦吃。归根结底,是政治地位不高、经济实力不强、文化水平不高、能力地下、自信心不强的表现,怕冒险,怕失败。是一种小富既安,患得患失观念束缚着人。
第三,思想被制度束缚着。制度总是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其正效应保持着社会秩序,规范着思想,也规范着行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但是,其中的负效应也束缚、禁锢着人的思想,制约着人的行为,迟滞经济和社会发展。比如政治上要求的统一和一致,经济上要求的主导和主体,对多元文化缺少宽容,这都会产生思想的禁锢效应。
第四,思想被权力束缚着。主要表现为唯书唯上不唯实。科学研究的传统是“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但官场的传统却相反,权力总是代表着真理,领导总是“唯上是从”,而且唯上是讲政治的表现。
第五,思想被不良作风束缚着。假冲击着真,虚冲击着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等作风问题已经成为解放思想的最大障碍,也成为破坏政治、经济和精神文明的严重问题。
第六,思想被方法束缚着。经济是中心工作,为了加快发展必须坚持“两手抓”。但“两手抓”的过程中往往处理不好“两手”的关系,中心工作被“文山会海”排挤,各种“活动”和考核成为“中心工作”,形式往往大于内容,方法往往重于目标,目标总是被不当的方法冲击到边缘。
第七,思想总是被认识能力束缚着。一方面,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的认识,对国情、地情的认识都取得了空前的突破,但依然进入不到“自由王国”;另一方面,思想解放的最高境界是思维、决策、行为符合科学,符合实际,但人的认识总是表现出绝对性、片面性和主观随意性。
总之,思想不解放,是由内因与外因禁锢着。解放思想,必须内因起作用,外因也要起作用。仅仅要求个人解放思想而统治思想、制度、体制和机制不利于解放思想,即思想环境不佳,思想解放是行不通的;统治思想、制度和体制具有很好的宽容度,即思想环境很好,但人的认识能力低下,又怕这怕那,畏首畏尾,思想也是解放不了的。
这是一对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人的思想呢?还是条条框框和体制呢?必需搞清楚。搞清这个问题有利于解放思想,属于制度和体制问题,就要解决制度和体制问题,属于思想问题就要解放思想。从宏观上来看,统治思想和制度体制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即人们解放思想的过程中,统治思想与制度和体制的宽容度是一个方面,即是否容许思想可以解放到这个度?另一方面是思想解放了,制度有没有可供思想付诸实践的平台?
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 篇14从事基层工作以来,自己经常有很多感触,虽然在基层工作方面自己与领导和前辈相比还相差甚远,但是也想借解放思想这一主题谈一下自己浅显的理解和思考:
首先,我认为解放思想是有维度的,可以称为横向和纵向的维度。横向维度,就基层工作而言,就是工作的全面性,即我们基层工作需要全面系统对待每一项事务与工作,不能只就事论事,必须公平公正的,尽力兼顾好全局。这就需要我们事无巨细,思维缜密做事情和处理问题的时候,不能只顾眼前,只解决表面。纵向维度,对我们基层工作者而言,就是工作的前瞻性和后继性,即我们在解决问题和处理工作的时候,需要有长远和敏锐的眼光,即坚持政策的一致性,又要实时的开拓创造新思路和新方法,去面对变化了的新问题、新困难。
其次,我认为解放思想是有张力的。这种张力,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精确把握。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观念上的创新和改革,就不会有行动的创造和进步。我们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新成就,无疑都离不开解放思想这一利刃尚器。我们从事基层工作也同样如此,好的做法,好的政策需要坚持,但是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因循守旧,一成不变就是停滞不前。我们很多人,尤其对我来说对这一点感触颇深,对一些工作或者问题,自己可能有一些新的想法,但是碍于主动开口,碍于同事领导的面子,亦或是怕自己的见解不成熟、不稳妥,为了规避风险,不敢或者不想提出自己的想法,可以说这是在充分解放思想这一问题上,我个人遇到的最大瓶颈。可是,我们说敢行敢试,并不代表盲目创新和实验,我们的工作虽小,但也来不得半点随意,基层群众和工作不是我们的试验品,我们必须谨慎地处理好关于群众的每一项基础性工作,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保持好政策的一致性,让群众安心、放心。
再次,解放思想最离不开的是实事求是。脱离实践和实际的创新也只能是空谈,敢想、敢闯、敢干都要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着眼点,以事实为出发点,以积极稳妥地处理好问题为落脚点,做到不盲目、不蛮干。既要放下包袱,又要紧急重担,既要清醒的看到不足,又要精准的克服困难,在日常工作中既不添乱也不添堵,既要明白道理,又要克服行动滞后。对待工作不能满足于维持现状,固步自封,更不能抱着不出问题便好的心态,这样便是曲解了真正的实事求是,更是亵渎了真正的解放思想。